今年以来,洞头区围绕重大项目建设全生命周期,全流程精准靶向监督,全力护航重大项目高效落地。截至目前,已护航投资102亿元风电零碳产业园、108亿元新能源电池材料产业“绿岛”项目签约落地。 一是“清廉审批”提速增效。聚焦企业审批难、审批慢问题,深化涉企投资项目专项整治行动,建立联席督查制度,加速项目审批。加速“智慧政务”建设,纵深推进“信易批”改革,迭代升级企业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督3.0平台,清除项目审批“人造”门槛。综合运用行风政风双评议、政治生态评估等考评载体,健全完善审批部门绩效考核评价体系,发布督查通报10期,提醒谈话18人次,全面优化部门作风和办事效率。 二是“清廉交易”阳光监管。主动创新启动“清廉交易”建设,严把标前审查、严管标中行为、严查标后履约,健全主体责任清单、建立标前约谈机制,确保公共资源交易活动在公优廉轨道上运行,强化“室组地”“纪巡审”联动等机制建设,持续跟进监督工程建设项目招投标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深究标后履约责任人长期不到位、非不可抗力变更、临时缴纳社保等异常行为,延伸清廉建设至S211省道工程、东沙不夜港等项目现场,开展专项督查3次,整改问题125个。 三是“清廉管家”暖心服务。聚焦频繁执法、融资难、政策兑现慢等重大项目落地中梗阻问题,依托政治生态数智系统,创设营商环境监管模块,建立涉企执法线上备案制度,明确牵头执法单位,统一开展“综合查一次”。目前已开展涉企执法备案257件,查处破坏营商环境问题5起5人,压减58%的涉企执法检查,健全企业“黑白名单”治理模式,将87家规上企业、重点招引企业等纳入“白名单”管理,实行不诉不查,并在政策上予以适当倾斜,兑现省市纾困政策12亿元,“白名单”企业政策3100余万元,区级产业政策兑现率达100%。深化纪检干部网络助企、项目效能监测点建设等工作,全覆盖设置效能监测点233家。 来源:洞头区政务服务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