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多跑一次!浙江为啥被写进政府工作报告 这本书讲清楚了 |
发布日期: 2018-04-12 10:03 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 浙江在线 |
今年3月,在全国两会上,李克强总理说:“深入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使更多事项在网上办理,必须到现场办的也要力争做到‘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次’”。 这“最多跑一次”2016年由浙江率先提出。指群众和企业到政府办事“跑一次”或“零上门”。 如今,这项改革已经火遍大江南北。不只中央点赞,各省市也纷纷效仿: 江苏:推出“不见面审批”服务,首批上万项事项清单在政务服务网公布。 安徽:出台《关于创优“四最”营商环境的意见》,推出办事“最多跑一次”。 上海:长宁区公证处承诺,从“最多跑一次”到“一次都不跑”。 西安:专门设立“最多跑一次”专栏窗口…… 百姓纷纷点赞:办个证查个询,人家公务员比咱还着急还热切。 好吧,让咱回到“最多跑一次”源头的浙江,政府花了这么大力气推广这一改革,为啥为啥为啥呢? 4月11日,西湖边开了个会,有本新书首发,就叫《“最多跑一次”改革》。这是第一本从省域层面对“最多跑一次”改革经验进行了全面系统的梳理。除了高大上的时代站位、理论论证,还有实战点评、方向思考,可以说就是一本指导政府深化改革的 “跑步指南”。 16万字 讲清一件大事 “最多跑一次”, 5个字。 在浙江,这5个字掀起的是一场以群众感受为标准倒逼深化政府自身改革。 全书用16万字,来讲这5个字,显然是件大事。记者大致梳理了一下,这项改革的“极简版”是这样的: 从思想基础看——“最多跑一次”改革是习近平总书记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浙江的生动实践。 从时代意义看——“最多跑一次”改革是践行浙江“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新使命的必然要求,是“放管服”改革的浙江样本。 从演进历程来看——所谓积跬步而致千里,这项改革与浙江历年来开展的简政放权工作有关。 近20年间,浙江历经4轮行政审批制度改革。 全省省级行政许可事项从1000多项减少到283项,省级部门行政权力从1.23万项精简到4236项,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全面取消。 2013年开始,围绕“审批事项最少、办事效率最高、投资环境最优”的改革目标,以“四张清单一张网”为主线,浙江省政府自身的改革再次提速。 到2016年,有了多年打下的基础,浙江水到渠成,适时提出“最多跑一次”改革。 从制度安排看,书中将“最多跑一次”改革的政策制度体系梳理为: 数据共享、消除孤岛; 部门协同、业务整合; 流程再造、精简材料; 制订标准、多元合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