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嘉黄田街道“112”模式打造一流政务服务 |
发布日期: 2020-11-12 11:41 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 温州政务服务局 |
黄田街道作为永嘉经济开发区的重要区块、高铁新城千亿级平台建设的主战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改革理念,打造基层政务服务中心“112”模式,让群众切身感受“就近能办、多点可办、少跑好办”。截至10月份,黄田街道政务服务中心办件量为37538件,其中即办件为37163件,占总办件量的99%,群众满意度100%。 一、打造“小而精”的“一站式”大厅。窗口设置凸显重点。新改建的服务大厅面积仅358平方米,设置窗口19个,规范设置了户籍、综合执法、农房审批、商事登记、民政、社保、医保、新居民、华数、综合+代办等10类窗口。如本辖区有外来人口2万多人,新居民日办件量达200多件,为保障办件效率,在窗口资源不多的情况下设置了2个窗口。按照公安派出所要求增加了标准化档案室、摄影室、独立办公场所等。同时设置了24小时自助服务区、电脑自助区,为广大群众提供更多更广的办事方式和途径,把本辖区最重要的事项在窗口都能确保办得了。事项梳理注重实际。将公安、水电等8个单位的可办事项集中整合至政务服务中心,现可办理和提供各类审批、便民服务事项552项,其中窗口可办事项182项,瓯e办可办事项160项,代办事项210项。按市统口径入驻率达到了155.5%。大厅延伸公益服务。在大厅还设置了公共wifi;设置便民服务区,提供微波加热、便民雨伞、充电、吧台等便民服务,日均可服务群众和附近清洁工等人员300余人次。 二、聚焦“散而难”的“一件事”改革。推进农房建设“一件事”改革。借助承担县农村建房审批综合办理改革试点,将分散在镇街、资规、住建等等部门的事项全部集成到街道,集中到一个窗口办理,并把中介服务、联合踏勘、部门意见、行政许可等全部纳入县自主开发的“永嘉县农民建房审批监管服务平台”。建房户由改革前跑资规、公安、水利、公路、文保、旅游、电业、乡镇(街道)等多家单位,变成只需线下“跑一地”或线上“填一次”即可完成申请,所需材料从48份精简至12份,办理环节从改革前的18个压缩到现在的5个,平均办理时间从3个月缩短到1个月以内。让“一次告知、一表申请、一套材料、一窗受理、一网通办、一次办结”落到实处。承接个体企业一窗办。由原来的工商、税务、银行、住房公积金、社保多部门跑转变为线上一次办,只需在一体机上进行选项的选择即可办理。2020年1至10月办件950件。探索新居民“一件事”。针对外来人员多的实际,正在探索新居民“一件事”。把新居民的临时出租房登记、本人就业、孩子就学、水电气缴费等内容进行集成办理,为2万多新居民创造便利的政务服务。 三、创建“刚而强”的“两个角”阵地。红色党建角暖民心。以打造“红色+政务服务”党建品牌为主线,以打造红色“党建角”、争当“服务先锋”为抓手,充分调动机关党支部、12个村(社区)党组织的党员资源,成立黄田街道第一支“红格子”服务队,积极开展群众帮办代办、协助办理、预约上门等志愿服务活动,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推行综合业务零缺位“代跑”制度,设置综合加代办窗口,建立和完善村社便民服务中心,全面推行政务服务无偿帮办代办服务,推广志愿者跑腿代办服务,确保街道-村(社区)代办服务无缝连接。白色廉政角强队伍。强化日常考勤基本要求,做好投诉举报第一时间处理,强化“好差评”、短信评价和抽件回访等监管措施,加强对窗口工作人员行为规范、服务礼仪等方面管理,织密窗口工作人员纪律网,全力提高服务满意率,努力打造一支纪律严明、服务热情、办事高效的新团队,推动基层政务服务工作再上新台阶。 来源:永嘉县政务服务中心 编辑:温振赛 责编:梁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