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001008003015044/2020-00486 | ||
组配分类 | 其他文件 | 发布机构 | 市政务服务局 |
成文日期 | 2020-03-11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统一编号 | 文号 | 温政服〔2020〕7号 | |
有效性 | 有效 |
局(中心)各处室、市民中心各入驻窗口(单位),龙港市政务服务中心:
现将《关于全面贯彻落实“三强两促”专项活动推进政务服务提速增效的工作方案》下发给你们,请认真遵照执行。
温州市政务服务局
2020年3月11日
关于全面贯彻落实“三强两促”专项活动推进政务服务提速增效的工作方案
根据《市委办公室 市政府办公室关于组织开展“三强两促”专项活动的实施意见》(温委办发〔2020〕4号)总体部署,结合省市“最多跑一次”改革、优化营商环境、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整合共享等工作要求,全面推进我市政务服务迭代升级,助推我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结合我市实际,特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工作目标
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以“强机制、强动能、强服务、促目标实现、促士气激扬”为主要内容的“三强两促”专项活动,以企业和群众获得感、满意度为导向,巩固和优化疫情防控期间的政务服务新举措,加快推进政府数字化转型,全面建成“互联网+政务服务”平台2.0版本,全面落实“六重清单”,创新“三服务”活动载体,持续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和公共资源交易市场化配置改革,做到精准服务企业、务实服务群众、高效服务基层,为“全力冲刺一季度,奋力夺取半年红,实现全年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政务服务保障。
二、主要任务
(一)深化“三服务”活动,以载体创新拓展新路径
1.涉企服务“专家门诊”一点通。围绕企业开办、企业转产、项目投资、经营许可等审批服务,以及政策咨询、问题投诉、疑难解答,组建政务服务专家团队,开设“专家门诊”、主动 “上门问诊”、精准“把脉开方”,为企业提供个性化、专业化、精准化服务。 (责任处室:审批业务处,配合单位:各入驻窗口<单位>;时间:4月上旬前完成)
2.涉企无偿代办(工作室)服务“一对一”。 设立涉企代办工作室,围绕招商项目、产业投资项目、政府重大投资项目,根据企业需求,编制并主动推送个性化定制化的“代办攻略”,为企业办事提供精准的政策解读、清晰的流程指引。并根据企业的要求,组建专门代办团队主动为企业提供精准高效的帮办代办服务。(责任处室:项目代办处;配合单位:各入驻窗口<单位>;时间:4月中旬前完成)
3.企业专属网页“一键达”。在“温州市民中心”公众号和市政务服务局门户网站推出企业专属网页,汇集企业复工复产政策、企业扶持政策、惠企政策以及涉企审批指引、审批进度查询、企业诉求征集等内容,实现涉企政策“一网查”、服务接口“一键达”、办事进度“随时查”。(责任处室:信息管理处,配合处室:审批业务处、项目代办处;时间:3月底前完成)
(二)建设“互联网+政务服务” 2.0平台,以迭代升级推进新体验
4.政务服务事项标准化。按照“应统尽统、应简尽简”的要求,督促部门就重点事项的办理流程、申报表单、申报材料等核心要素,与省级部门做好标准的对接、事项的配置和应用,并逐一梳理编制具体的受理清单和审核要点,实现窗口人员按标准收件。(责任处室:审批业务处,配合单位:各进驻部门窗口;时间:5月底前完成)
5.审批业务系统全链化。全面梳理各部门业务审批系统清单,明确系统主体、类型,按照“分级负责、分区对接”的要求,协同推进温州市权力运行平台3.0等市级自建系统与统一的收件系统、出件系统的无缝对接,实现入口端(申报)、审批端、出口端(出件)等全过程链条式服务,实现办件过程全流程监控。(责任处室:信息管理处、审批业务处,配合单位:各入驻窗口<单位>;时间:5月底前完成)
6.政务大厅建设规范化。全面优化市县两级政务服务中心功能布局,合理设置收件区、审批区、出件区、智能导办区、自助服务区等功能区,打造集一窗受理、自助办事、智能服务为一体的办事综合大厅。(责任处室:审批业务处,配合单位: 各入驻窗口<单位>;时间:5月底前完成)
7.窗口人员管理特色化。按照“减员增效”的要求,加快推进窗口人员队伍建设,做好定岗定员、人员划转和筛选入岗,优化调整窗口考核方案,建立绩效激励管理和综合保障制度,构建权责明确、标准统一、服务规范、监督有效、激励有力、优胜劣汰的闭环式的标准化管理机制,打造温州政务服务“一门一网一次办”新优势。(责任处室:办公室、审批业务处、监督检查处按职责落实;时间:4月底前完成)
8.网办掌办便捷化。在巩固疫情防控期间“网上办、掌上办”做法的基础上,优化申报页面设置,强化智能导办体验,简化审批流程,再梳理一批与群众企业密切相关的高频政务服务事项,做好网办掌办操作路径的宣传和辅导,力争实现网上受理达80%以上。探索开展申请零材料、填报零字段、服务零人工、领证零上门的智能“秒办”。(责任处室:信息管理处、审批业务处;时间:全年工作)
9.自助服务集约化。根据企业和群众需求,推进多条线政务服务事项在“瓯e办”自助服务终端集成办理,推动更多事项全程自助办理。优化自助网点布局,拓展服务时间和空间,推广24小时自助服务,推动自助服务网点向园区、社区、集聚区等场所延伸,加大宣传辅导力度,全面提升政务服务覆盖度和便捷度,实现随时办、就近办、马上办、一次办。(责任处室:监督检查处,配合处室:审批业务处、信息管理处;时间:8月底前完成)
10.基层便民服务中心亲民化。按照浙江省政务服务2.0建设工作要求,深化“一窗受理、集成服务”改革,制定基层便民服务中心标准化工作指引并组织实施,建成100个布局科学、智慧高效、服务周全、温馨舒适的标准化乡镇便民服务中心。(责任处室:监督检查处,配合处室:审批业务处;时间:11月底前完成)
(三)落实“六重清单”,以优质服务激发新动能
11.推进长三角“一网通办”。依托长三角“一网通办”平台,梳理30项精品高频的企业和个人跨省通办事项,规范办事情形、办事条件、办事材料等核心要素,重构部门内部操作流程和协同办事流程,优化事项对接模式,实现长三角三省一市线上线下跨省域通办。(责任处室:审批业务处,配合单位:各入驻窗口<单位>;时间:6月底前完成)
12.探索政务服务“一枚印章管到底”。加快推进龙港市新型政务服务体系顶层设计和路径预设,探索建立以“近场”居家随时办、“中场”社区(24小时材料收递柜+自助办事智能一体机+服务人员)就近办、“远场”政务服务中心兜底办的多元化、扁平化的政务服务供给模式,探索“一枚印章管到底”的全贯通政务服务改革,力争打造基层政务服务体系的新样板。(责任处室:审批业务处,配合单位:监督检查处、信息管理处、龙港市政务服务中心;时间:11月底前完成)
13.推进新动能新业态“一件事、一次办”。聚焦企业和个人全生命周期,围绕“新动能、新业态、新产业”等重点领域,梳理一批跨部门高频“一件事”开展主题集成服务。探索政府投资项目审批+招投标“一件事”网上办理,打造具有温州特色的创新品牌;以开展充电桩审批“一件事”为切入点,探索在新动能、新业态等方面形成审批主题集成服务新示范。(责任处室:审批业务处,配合单位:交易管理处、信息管理处、监管一处、监管二处、相关入驻窗口<单位>;时间:11月底前完成)
14.推进国际化营商环境试点打造一流环境。对照世界银行标准,重点推进企业准入、获取电力、建筑许可等营商环境指标便利化行动,切实提升企业和群众满意度。推进一般企业投资项目“最多 80 天”改革,开展低风险小型项目“最多 20 个工作日”试点。开展“证照分离”改革全覆盖试点,按照取消审批、审批改备案、告知承诺等方式分类推进,实现企业准入准营便利化。推进“全球通”平台外延内拓,通过规范发展和功能融合,实现“全球通”服务点数量拓展、质量提升、功能升级、服务优化,继续领跑全省。(责任处室:审批业务处,配合单位:信息管理处、相关入驻窗口<单位>;时间:全年工作)
(四)规范交易市场秩序,以电子化交易实现新突破
15.推行政府采购特色服务。全力推行政府采购项目电子交易,建立虚拟开标大厅,实行线上投标、解密开标、在线评标、在线答疑、线上监管,实现供应商、采购人、监管机构“零次跑”。优化政府采购营商环境,开展“政府采购企业信用融资”,降低民营和小微企业融资成本。多元素多方位促进企业定点服务,建立十一项温州特色的网上服务市场。开设网上卖场扶贫馆,推广采购人直接采购,促进农民增收,高效助力精准扶贫。增开行业馆的警用、教育、体育等装备馆,强化特殊装备标准化购买和产品货源管理。(责任处室:政府采购处;时间:全年工作)
16.推行重点招标项目精准服务。对于省市重点建设项目,主动对接项目业主,靠前服务指导,制订“定制化”招标工作方案,及时提供政策咨询、程序引导和业务指导服务。落实招标人(项目业主)的主体责任,必须严格执行国家、省、市有关招投标的法律法规政策,确保项目招标合法合规,由招标人自主决定发起招标,自主选择资格审查方式、评标办法,确保全市重大基础设施、重大民生项目顺利落地。(责任处室:监管一处、监管二处;时间:全年工作)
17.推行“不见面”开标常态化。优化提升“瓯e阳光”交易平台功能,推广“不见面”开标常态化。加快推进投标保证金银行电子保函和保险电子保函平台建设,投标人可在线办理电子保函业务,减轻企业投标保证金资金占用压力,减轻企业负担。运用电子监管手段,及时监测预警违法违规行为。(责任处室:交易管理处、监督检查处、信息管理处、监管一处、监管二处;时间:全年工作)
18.推行“一市两场”联动检查。构建“集中监管、部门协作、信息公开”招投标市场监管体系,运用“专项检查+常态监测”模式,建立“一市两场”(招投标市场、工地现场、网络监控现场)联动检查机制,强化招投标监管。依托信息技术创新,建立“互联网+监管”机制,协调行政监管部门间联动,强化线上监管与线下管理,联合打击挂靠、转包、违法分包等招投标违法违规行为。(责任处室:市场管理处;配合处室:机关党委、监督检查处、信息管理处、监管一处、监管二处;时间:全年工作)
三、工作要求
(一)强化组织领导。成立以局主要领导为组长、分管领导为副组长,相关处室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加强领导、统筹、推进和监督,协调解决推进过程中的难点重点问题。
(二)明确责任分工。各处室各单位要按照本工作方案,根据责任分工,结合实际细化目标任务,倒排工作时间节点,形成具体可操作的实施计划并推动实施,确保各项工作落实到位、取得实效。要定期开展督促检查,确保各项工作有序推进。
(三)加强示范宣传。各处室各单位要创新争先实践,重点围绕创新点,及时总结经验和特色做法,形成最佳实践案例,力争在全省推广复制,展现政务服务新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