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产权交易的“乐清试验” |
发布日期: 2020-07-13 09:32 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 温州政务服务局 |
2017年以来,乐清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致力于探索建立农村产权交易的“乐清试验”,紧紧抓住“互联网+”发展的重大时代契机,大胆开拓农村集体资产网上交易平台工作,通过理念创新和方式创新,引入中介机构,依托阿里巴巴集团旗下的阿里拍卖平台,在推动农村资产线下交易的同时,创建全省首例 “政府+中介机构+互联网”创新模式,被列入我市参与全国农村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市的典型经验推广,响应“最多跑一次”改革。通过不断完善我市农村产权流转交易服务体系,积极引导农村产权规范有序进场交易,努力打造成为各类农村产权要素活跃的枢纽,显化和提升农村产权要素价值,推动农村要素流动市场化、农民增收渠道多元化、农业经营体系现代化,确保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公平、公正、规范运行。自平台成立以来共完成农村产权交易428宗,成交金额超3.8亿元,涉及18个乡镇(街道)和68个村集体,4个交易品种有集体经营性资产、林权、土地经营权、水域滩涂养殖权交易。 主要做法 一、规范农村产权交易行为,让市场“严”起来。(一)制定规章制度。以规范农村产权交易行为为核心,全面系统探索推进农村产权交易制度建设,制定了《乐清市农村产权交易管理实施办法》、《进一步规范农村集体产权交易的补充规定》、《关于做好农村产权交易数据统计工作的通知》、《乐清市农村产权交易转让方、受让方办事指南》、《乐清市农村产权交易流程图》及其配套的多项规章制度,初步形成了一套制度体系,按照各项制度市场向规范化运作。(二)建立市场管理体系。由乐清市农村产权交易监督管理委员会监管,制定交易规则与交易流程,从引导各方主体公开、公平交易的角度来监管交易行为,严格规范交易流程,比场外交易或其他企业搭建的交易平台更规范、具有更高的公信力。 二、构建全市分级市场体系,让市场“活”起来。(一)政府搭台,农村产权交易标准化。通过现有的乐清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与乡镇(街道)招投标中心,搭建温州市首个县市级依托政府平台运行的农村产权交易平台,以公益性的政府交易平台服务“三农”。实行“四统一”的交易模式:统一交易规则、统一信息发布、统一交易鉴证、统一收费标准。为集体经济组织无偿提供交易场所,免收交易服务费,减轻集体经济组织交易成本,免去其他地区由企业搭建交易服务平台而带来平台投资运行经费与盈利等问题。(二)引入中介,集体经济组织交易专业化。农村产权交易具有政策性强、专业性高等特点,建中介信息库,村集体按照直接确定、随机抽取、先选择后随机抽取等方式,自行选择中介机构进行交易的代理工作。引入竞争机制,激励中介机构外树形象、内强业务,收集交易信息、告知交易程序,协助村集体编制交易方案与交易文本。 三、升级农村产权交易平台,让市场“亮”起来。(一)进驻淘宝,拓宽资产处置渠道。通过网上交易平台,充分发挥网络交易的优势。1、线上化,实现了进一步灵活参与方式,加快处置速度,节约招投标时间。将以往线下交易模式转为线上公开竞价交易,在手机或电脑上完成报名、竞拍、资金流转等全过程,竞买人“一次都不用跑”,随地即可完成农村产权竞买。 2、全民化,进一步充分展示交易信息、公开竞价过程。只要有支付宝账户就可以在阿里拍卖上参与农村产权竞买,补足了传统拍卖形式的短板。有效扩大农村产权竞拍的知晓率和参与率,拓展交易对象,扩大宣传范围。平台至今围观次数达到296332次,项目平均围观次数高达1409次,其中清江镇江沿村滩涂养殖权流转项目共有14465次围观。 3、公开化,进一步提高成交率、溢价率。网上交易平台,实现了阳光交易、信息留痕、竞价过程公开,确保农村产权交易的“公开、公平、公正”。其中,雁荡镇响岭头村租赁项目溢价率高达183%。 (二)充分发挥网络交易预防串标围标优势。通过隐私保护机制:竞拍人信息零泄露,资产处置拍卖中,竞买人信息以随机生成的竞买号替代,在拍卖结束之前,任何人均无法知晓竞买人身份信息,有效预防围标串标。通过资金安全策略:全方位保证资金安全,千万级大额保证金冻结、支付、转账均由系统完成,无需人员介入,资金快速安全。通过数据权限控制:保证100%的数据安全,从“人防”向“技防”转变,大大减少交易过程中因人为因素而引起的违规现象。所有工作人员无权介入,全程无查询竞买人信息的权限,消除廉政风险点。 四、优化农村产权交易活动,让市场“火”起来。(一)收集交易信息,开展专业指导。通过积极对接行政主管部门、走访25个乡镇(街道)基层等多种途径,接待来访及来电咨询共计500余次,发放6000余册农村产权交易宣传资料,排摸收集400多条乡镇(街道)资产资源交易信息。根据收集的信息,围绕各资源资产特点及所在村集体综合情况,同时梳理出重点项目,开启绿色服务通道,实施“一对一”全程跟踪服务,实现村民效益、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二)摸清全市家底,督查产权交易。定期统计各乡镇(街道)农村产权交易数据,了解全市产权交易情况,给领导决策提供更准确的数据依据。通过数据反映各乡镇(街道)工作进度,为督促各村集体产权交易“入笼”,更加顺利地推进工作开展创造条件。 取得成效 一、公开了农村产权交易信息。通过乐清市公共资源交易网发布交易信息,实现交易信息汇集、共享、动态、公开,为竞买人提供市场公共信息服务, 拓宽集中监管渠道,为调控和监督市场秩序和配合社会进行社会监督提供数据。 二、拓展了农村产权交易范围。乐清市率先探索在市县农村产权交易平台进行水域滩涂养殖权、林权流转,成功流转45宗水域滩涂养殖权,成交金额达2232.2万元,完成2宗林权,成交金额为881.43万元。对水域滩涂养殖权、林权流转的成功尝试,为乐清市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构建了通过公共资源交易平台信息集散、发现价格、资源配置和规范交易的农村产权交易新模式。同时,也标志着乐清市农村产权交易平台建设开始向着多样化、多元化方向发展,能够切合实际的解决农村产权流转的需求,为村集体资产保值增值提供有效服务平台。 三、提高了农村产权交易效益。以“政府+中介+互联网”的农村产权交易模式,改变了原来政府部门单打独斗的局面,利用中介机构扩大了影响力,提升了农民开展农村产权交易的意识,有效提高了进农村产权交易平台交易效益。2017年,乐清市进农村产权交易平台交易项目6宗,起始价276万元,成交金额471.90万元,平均溢价率为70.97%,其中雁荡镇响岭头村茶居租赁项目的最高溢价率达到183%,实现了以往进农村产权平台交易0的突破;2018年乐清市进农村产权交易平台交易项目112宗,同比增长1767%,其中流标25宗,成功交易87宗,起始价8157.75万元,成交金9206.94万元,平均溢价率为12.86%;2019年,乐清市进农村产权交易平台交易项目156宗,流标27宗,成功交易129宗,起始价17495.4万元,成交金19552.51万元,平均溢价率为11.75%, 2020年1-5月,乐清市进农村产权交易平台交易项目58宗,流标20宗,成功交易38宗,起始价2097.8万元,成交金2191.5万元,平均溢价率为4.47%。 四、减轻了农村产权交易成本。乐清市农村产权交易平台的公益性,有效减轻了集体经济组织关于农村产权的交易费用。截至目前,已启动集体经营性资产交易项目428宗;减免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村产权交易费用近百万元。 五、实现了农村产权交易安全。利用网上交易新模式,资产处置拍卖中,竞买保证金无需转账,只需冻结,支付均由系统完成,无需人员介入,资金可以快速安全到位。成交款进农村产权交易平台账户,待交割完毕后,平台转交给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促进交易资金安全。全过程记录电子交易,建立电子档案,实现数据可追溯的功能,真正实现了产权交易信息与资金的安全。 六、扩大了农村产权交易影响力。通过提升服务水平,对流转资料齐备的集体经济组织,工作人员指导填写办理申请;对漏带、忘带办证资料的,工作人员通过微信、QQ、邮箱等,以照片形式先收集资料,减少业主重复跑路;对资料缺失,详细说明如何补充完善,并提供示范文本供参考。依靠浙江日报、农村信息报、乐清日报等主流媒体报道,加大宣传力度,扩大乐清市农村产权交易工作的影响力。 来源:乐清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 编辑:温振赛 责编:梁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