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局将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按照省委十四届八次全会精神和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持续加码、攻坚克难、务实担当,全力推动我市政务服务各项改革工作向纵深发展。明年的工作思路可以概括为“115”,即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围绕忠实践行“八八战略”、奋力打造“重要窗口”这一主题主线,全面加强党的建设,推进模范机关和清廉机关建设;巩固“全国文明单位”创建成果,建设全省首个政务文明实践中心,打造温州文明新坐标;突出改革创新、数字赋能、综合集成、迭代升级,打造一流的政务服务法治环境、营商环境、改革环境、服务环境、竞争环境等五类环境,在建设“重要窗口”新时期形成政务服务新优势、展现政务服务新作为。
(一)以全面加强党的建设为引领,推动党建品牌更具特色。一是强化党的政治建设。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和意识形态责任制,健全党组议事决策机制。搭建智慧党建云平台,提升党建工作水平。深化“一支部一品牌”,争创新一批“双强争创”“四化”示范党支部,向建党100周年献礼。二是强化法治建设。大力推进法治政府建设,严格规范重大行政决策制定和执行。严格落实党务公开、政务公开工作要求,构建全流程公开工作链条。开展规范性文件发布前的合法性及公平竞争性审查工作,深入开展普法宣传教育培训,提高党员干部法治思维和依法行政能力。三是强化模范机关和清廉机关建设。完善“四责协同”机制,推动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相互协作,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严格规范预算经费使用和管理,加强廉政风险警示教育。推进“五好五模范”机关建设,将机关党建与政务服务工作同抓共建、互进互促。
(二)以建设政务文明实践中心为载体,推动文明创建更具影响。一是抓好中心建设。建设温州政务文明实践中心,组建工作专班,制定工作计划,规划重点项目,强化统筹协调,组织工作推进。二是抓好志愿服务。以“搭把手”志愿服务为主要形式,广泛发动市民中心全体党员干部主动参与,提升文明实践的实效性。三是抓好特色活动。以“一月一主题”开展文明实践特色活动。深化“书香机关”建设,提升党员综合素质。做优做强“时习堂”四点半学堂,对实施托管的少年儿童开展公益课堂、观影等活动,让工作人员安心工作、让办事群众放心办事。
(三)以政府数字化转型为先导,推动民生幸福更具质感。一是突出制度赋能,打造规范管理新标准。制定交易监管地方性法规。通过地方性立法制定我市公共资源交易管理条例,巩固改革成果,为提升公共资源交易监管能力和水平提供法治保障。完善交易清单。根据省公共资源交易目录要求,修订细化我市公共资源交易清单,实现法定项目应进尽进、拓展项目逐步进场。完善政务大厅和交易平台标准化建设。推进市民中心大厅标准化建设,完善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场内管理制度,细化优化涉密采购规则和流程,推行涉密采购机关内部“一件事”联办。二是突出智慧赋能,打造集中监管新良策。推行“智慧管”。完善系统功能,推动“不见面”开标全覆盖,推行更广领域的远程异地评标,搭建开放、竞争、规范的投标电子保函平台,实现市场主体“零跑腿”、纸质材料“零提供”、交易行为“全留痕”。强化交易平台数据互联互通,实现企业信息一地注册、全市共享;数字证书一地办理、全市通用;入场项目一地交易、全市可溯。完善交易数据统计分析机制,为政府决策和部门监管提供数据参考。推行“重拳整”。以“标前预防+标中监管+标后监测”为重点,推动跨部门联合监管,建立标后履约检查“一张网”,进一步深化招投标领域违法行为专项治理。强化招标代理机构及其工作人员场内服务行为,探索招标代理人员退出评标室制度。推行“长效治”。完善市场主体信用评价体系,合理应用信用评价结果。推行评标专家评标行为“一标一评”,健全专家清退机制,强化专家信用建设。完善招标代理机构场内管理制度,实施信用考评,推行“红黑名单”制度,大力推行守信激励、失信惩戒。三是突出数字赋能,打造政务改革新品牌。做好“互联网+信用”审批文章。优化升级“信易批”功能,提高公共信用数据的归集覆盖率,实现信用信息全流程有效应用。做好“一件事”集成式服务文章。聚焦重点领域,再造审批流程,在高频民生服务事项中打造一批改革新样板。做好国际服务中心品牌文章。继续拓展“全球通”平台国内外服务点和服务事项,推动“全球通”服务与移民事务服务深度融合,打造涉外服务“一件事”改革品牌,继续领跑全省、领先全国。做好企业项目审批加速文章。按照“五减”要求,精简企业投资项目事项办理环节和材料,持续深化企业投资项目高效审批,实现企业投资审批再提速、再增效。做好涉批中介服务提质文章。完善涉企鉴定评估“最多评一次”清单并动态更新。探索在中介比选中引入信用分,强化行业监管,提升中介服务效率。四是突出服务赋能,打造便民利企新样板。推行线下导办、线上易办。全面推进政务服务事项无差别受理、同标准办理、全过程监控、好差评闭环。加快市民中心大厅适应性改造,优化前端服务,建设5G智慧服务区,提升企业群众办事体验感。在市民中心建设营商环境专区,为企业提供“1对1”政务服务。推动窗口服务前置,组织专职人员队伍引导和培训群众形成网办习惯,让网办“好办、易办”。推行跨省通办、就近能办。深化长三角政务服务“一网通办”。以苍南、福鼎两地跨省通办为切入点,辐射带动与海西地区的合作。将政务服务和便民利企“一件事”向基层延伸,让群众就近跑一次可办成。优化“瓯 e 办”设点布局,丰富办事事项和功能,加强宣传推广,打通政务服务“最后一公里”。推行队伍提质、服务提能。大力推进“去窗化、减人员、提效能”,强化窗口人员教育培训,完善激励考核机制,打造专业+敬业+热情的职业化窗口人员队伍。完善“好差评”评价体系,加强评价结果运用,确保差评100%回访、100%整改到位。五是突出竞争赋能,打造干部队伍新气象。提升党员干部学习力。开展党员干部“大学习、大提升”活动,定期开展党员干部教育培训。举办“局长讲坛”“处长论坛”“干部练坛”等活动,开展学习讨论、激发学习热情、巩固学习成果。提升党员干部奉献力。强化党员干部责任意识和创新精神,通过每月重点项目督办、每季处室工作汇报、每年成绩亮晒比拼,激励干部争先创优。提升党员干部执行力。加大对年轻干部及业务骨干的培养力度,优化干部年轻结构和专业构成,择优选取储备干部力量。建立健全岗位责任制,完善处室考核和人员考绩机制,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激发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