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阳应用大数据,基本实现救助对象统一认定、经济状况统一核对、救助需求统一发布,打通精准救助“最后一公里”,实现社会救助领域数字化“加速度”。2020年,该县通过“码上救”平台,直接兑现救助政策48.3万人次,共计19764.95万元。 平阳加快“码上救”应用平台建设,将分散在各部门的救助政策和项目集成纳入大救助协同应用,让困难群众一目了然,并对接医保、残联等10多个部门的数据信息,各部门各领域一体推进、综合集成。以前困难群众因病申请临时救助,需打印医疗费用单、填表申请,再往多个部门来回跑,程序很繁琐,办理手续至少要一个月时间。现在通过大数据,民政部门就可获取所有在册救助对象的医疗费用信息,系统会自动产生困难对象应享受的临时救助金额数据,工作人员直接将资金拨付给他们,整个过程不到半个月。 在去年“码上救”平台应用的基础上,今年平阳列入全省“幸福码”专属服务应用试点,利用已打通的医保等数据通道,县民政部门能自动获取年度医疗自负费用超过5万元的家庭信息,通过家庭经济状况核对入户调查,将其纳入民政救助范围后,智能研判困难对象可享受的各类救助政策,主动推送到各部门为其办理。这样不仅可以发现有致贫风险的困难群众,还可发现民政在册救助对象可享受的其他救助政策。如昆阳市民金先生因患癌失去了生活保障,正在为生计发愁时,县民政部门的工作人员通过后台数据早早就掌握了他的情况,迅速启动入户调查,带着申请表上门帮他申请低保救助,并通过匹配为他申请了医保、人社等部门提供的10余项救助补贴。 来源:平阳县政务服务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