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001008003015044/2024-00004 | ||
组配分类 | 计划总结 | 发布机构 | 温州市政务服务局 |
成文日期 | 2024-01-24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统一编号 | 文号 | ||
有效性 |
2023年,围绕市委市政府关于营商环境优化提升“一号改革工程”系列决策部署,我局以党建高质量发展为引领,以政务服务增值化改革和公共资源交易整治提升为重点,全力打造标准规范、高效便捷、服务增值的政务服务环境,助力我市营商环境优化提升。
一、主要工作亮点
(一)创成省级主题教育现场教学点。在全国上下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之际,聚焦习近平总书记对温州政务服务提出的“两个窗口 两个满意”的殷殷嘱托,在温州市民中心建成了具有温州特色的主题教育现场教学点,将其打造成主题教育的生动课堂、浙江省“循迹溯源学思想促践行”活动的精品路线以及温州营商环境的最佳展示窗口。通过重温总书记讲话“情景学”、感悟政务服务改革历程“沉浸学”、体验办事便利度“互动学”等方式,让广大党员干部深入了解到温州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所带来的政务服务改革变化,感悟政务服务精彩“蝶变”中厚植“不变”的为民情怀。今年9月份,获评浙江省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现场教学示范点称号。截至10月底,“两个窗口 两个满意”现场教学点已接待考察学习团40批次1500余人次。
(二)重点领域攻坚改革取得新突破。一是推进政务服务增值化改革。在指导推进温州湾新区做好省级试点的基础上,依托市民中心企业服务专区,全面启动市本级政务服务增值化改革。目前,市本级企业综合服务中心共集中进驻16个市级部门的478个涉企审批事项,开设了20个VIP企业服务窗口,编制公开涉及商事服务、涉批中介等12大板块50项增值服务事项清单,谋划推出了投资项目促产、外贸出口服务、公安护企等10个“一类事”场景,共涉及90项服务事项,初步实现线下“一口子”受理、流转、督办、反馈服务模式,累计办件总量超5000件,并组织开展涉及商务旅行、海外仓、广交会等3期专场活动,惠及企业400余家。二是深化促产“一件事”改革。今年,在全面总结提炼的基础上,以市政府名义出台《温州市深化企业投资项目促产“一件事”改革实施办法》,推动改革向项目招商阶段延伸,向非工业企业、改扩建、特殊建设等项目类型扩面,持续放大改革红利。截至目前,此项改革已累计惠及全市943家企业,亿元产业项目409个。去年,这项改革作为全国60个典型案例之一,受到了国务院办公厅的通报表扬。今年,再次得到了国务院办公厅督查室调研肯定,经验做法刊登在国务院办公厅《督查工作信息》,李强总理做出了肯定批示。三是推进涉批中介服务“一类事”改革迭代升级。今年,在总结“最多评一次”改革经验基础上,同步推动向涉企评估“一件事”改革集成,向涉批中介服务“一类事”迭代升级,形成了“一个机构统筹、一张清单瘦身、一网超市共享、一套流程规范、一个代码严管”的服务新模式,中介服务效率提升50%左右,中介服务费用下降30%以上,涉批中介服务“万人双评议”满意度达99.25%,经验做法得到徐文光常务副省长以及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批示肯定,并作为典型案例被国家发改委发布推广。
(三)公共资源交易营商环境取得新成效。一是监管机制优化创新。创新建立“公优廉一体化”监管机制,实现了对招标人、招标代理、投标人、监管人员、评委专家等五方主体的标前、标中、标后全闭环智慧监管,倾力打造“公平、择优、廉洁”招标投标营商环境。改革经验做法获得徐文光常务副省长、柯吉欣副省长批示肯定。截至目前,全市累计完成远程异地评标项目150余个,开展暗标评审项目64个,发现招标文件问题31个,围串标“冒烟指数”发现红色预警标段87个。二是强化招投标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强力推进我市招投标市场整治与规范。今年以来,全市招投标相关立案共94件,涉及项目标的额187.3亿元,处罚金额676.18万元。其中,公安刑事立案65件,为去年全年的3.6倍;检察院起诉案件46件,法院立案28件,判实刑31人,缓刑21人,判实刑人数同比增值181%。温州招投标专项整治成功经验在全省工程建设项目招标投标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动员部署会议上做典型发言。三是推行“交易,让中小微企业市场更友好”改革。在全市公共资源交易领域推进“交易,让中小微企业市场更友好”改革试点,围绕“两减、两增”,创新推出18项改革举措,鼓励中小微企业参与各类建设项目招投标和政府采购活动,做法获得张振丰市长批示肯定。截至10月底,市本级政府采购项目3466宗,中小微企业中标占比97.08%,中标总额达13.4976亿元;市本级工程建设项目119宗,中小微企业中标占比89.08%,同比增长12.72%。
(四)政务服务效能体系建设取得新格局。一是推进窗口大厅环境整体提升。为向企业群众提供更加优质的办事体验感、舒适感、获得感,今年8月份,对标国际一流营商标准,结合省级主题教育示范点建设,在坚持大厅整体格局不变基础上,从美化、亮化、绿化、文化、节化五个方面着手,充分融入绿色节能理念、温州特殊文化元素和文明城市创建精神,打造了绿色、文明、暖心爽心的大厅办事环境。二是完善窗口效能监督体系。坚持“改革没有止境,服务没有最好”窗口工作理念,健全“好差评”机制的问题发现、部门认领、整改进度、问题销号的全链闭环管理模式,群众满意度达99.9%;常态化开展“当一天代办员”活动,累计解决群众办事问题919个,提出优化提升意见663条;全力攻坚群众身边的“微改革”,借助媒体和群众力量,通过“政务服务办事堵点”有奖征集活动,梳理公布“十大金点子、十大揪心事”清单,建立问题整改闭环管理机制,以整改的小切口,提升群众的“满意度”。三是提升基层政务服务“三化”水平。持续推进全市24小时自助政务服务规范化建设,完成市本级、县市区、中心街镇等96个“24小时自助政务服务”专区升级改造,实现政务服务延伸大突破;稳步推进“政银合作”基层服务新模式,与浙江农商行、温州银行等金融机构建立“政银合作”服务体系,梳理公布455个政银合作事项,实现全市域银行营业网点100%覆盖。
二、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浙江重要讲话精神
结合主题教育主题主线和根本任务,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浙江重要讲话精神,把全体政务服务条线干部的思想和力量凝聚到党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上,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推动政务服务高质量发展,推进“八八战略”在温州走深走实,奋力谱写政务服务新篇章。
(一)学思践悟,求真知。坚持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通过领导班子“领学”、党支部“研学”、青年理论学习小组“精学”,组织党员干部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浙江重要讲话精神,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赋予浙江、赋予温州的新方向、新要求、新动力,引导党员干部坚持不懈地用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浙江重要讲话精神凝心铸魂,矢志不渝地沿着科学指引感恩奋进,持续推动“八八战略”走深走实,坚定捍卫“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的政治忠诚,把学习成果转化为创新政务服务改革实践、推动温州政务服务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力量。
(二)循迹溯源,促践行。围绕习近平总书记“要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重要要求,用好用足市民中心省级主题教育现场教学示范点这一独有资源,引导党员干部深刻感悟总书记寄语温州政务服务“两个窗口 两个满意”中的为民情怀和服务理念,将主题教育与为民办实事结合起来,组织开展“营商环境从我做起”等主题实践活动,促进党员干部深刻领悟理论渊源和发展脉络,全面动员党员干部从自身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以实际行动助力营商环境“一号改革工程”,为我市政务环境优化提升提供强有力保障,让群众真切感受到新变化、新实惠。
(三)真抓实干,建新功。对标对表“在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上续写新篇”的重要要求,解决好一系列事关发展所需、改革所急、基层所盼、民心所向的政务服务问题。一是结合营商环境优化提升,全面推进政务服务“增值化”改革,加快推动企业综合服务中心建设,加快推进“一类事”增值服务场景实战应用,努力打造全省政务服务增值化改革“市域样板”。二是结合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全面推动我市公共资源交易市场环境规范提升,强力推动招投标专项整治,创新深化“公优廉”智慧监管,加快“民营经济32条”政策落地,助力我市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三是结合“党建为民、为民解忧”,持续深化办实事、解民忧举措,着力提升政务服务“三化”水平,全面疏通政务服务办事难点堵点,统一构建市、县、乡、村四级的“24小时不打烊”自助服务模式,稳步推进基层政务服务“政银合作”,打造基层办事“十五分钟办事圈”,持续提升群众办事满意度和获得感。
三、2024年度工作计划
2024年,温州市政务服务局将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浙江重要精神为总指引,以“深化改革、续写政务服务新篇章”为总要求,全面推进政务服务增值化改革,全力打造公平竞争、开放友好的公共资源交易统一大市场,为温州持续推动“八八战略”走深走实,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浙江新篇章贡献政务服务力量。
(一)全力打造政务服务增值化改革“市域样板”。围绕推动高质量发展这一中心大局,加快与“民营经济32条”一体融合落实,整合涉企部门服务职能,集聚政府、社会、市场三侧服务资源,全面构建企业综合服务中心“1+11+1”服务板块体系,持续完善增值服务清单编制,加快推广企业码跨领域共享应用,推出一系列具有温州特色的“服务增值、企业有感”服务场景,做优做强市县两级企业综合服务中心,努力打造全省政务服务增值化改革“市域样板”。
(二)重点推进“一类事”增值服务场景应用。聚焦企业在生产经营、发展壮大过程中发现的现实问题和潜在需求,在全面承接省级“一类事”的基础上,对标世行评估指标,结合区域产业特色,加强市县联动,创新谋划满足产业需求、服务产业全链条、赋能产业发展的具有温州辨识度的“一类事”服务场景,推动在线上线下服务载体全面落地,实现涉企服务从“单一便捷”向“综合赋能”转变。
(三)持续优化公共资源交易市场环境。聚焦招投标“七个不准”,优化完善招投标示范文本,严格落实公平竞争审查,全面消除招投标隐性壁垒;聚焦要素资源配置,迭代完善“阳光e网”平台,构建多样化招投标应用场景;聚焦监管机制建设,深化完善“公优廉一体化”监管机制,规范推进“评定分离”改革,常态化推进远程异地评标,实现评标定标公平择优;聚焦招投标突出问题,持续完善扫黑除恶常态化长效机制,加强查处惩戒力度,保持高压打击态势,推动招投标专项整治走深走势,奋力打造“公平、择优、廉洁”的公共资源交易市场环境。
(四)加快推进“交易,让中小微企业市场更友好”改革。围绕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加快“交易友好”改革步伐,进一步优化完善“交易友好三张清单”,形成一批操作性强、满意度高、见效快的改革举措,加强与部门和县(市、区)的横向对接、纵向联动,确保各项改革举措落地见效,引导中小微企业公平参与招标采购活动,让中小微企业切实享受“交易友好”带来的红利,有效提升全市公共资源交易领域服务中小微企业发展质效,使中小微企业参与公共资源交易活动更加方便快捷。
(五)持续提升温州政务服务“三化”水平。聚焦群众急难愁盼,持续完善“一网通办”建设,健全“好差评”等评估评价机制,畅通堵点问题直达反馈通道,全面提升政务服务窗口的主动服务、精神服务、协同服务、智慧服务能力,建立健全温州政务服务效能提升常态化工作机制,实现政务服务薄弱环节主动发现,并通过解决一个诉求带动破解一类问题、优化一类服务,不断推动解决发展所需、改革所急、基层所盼、民心所向的难点堵点问题,以民生“小切口”撬动政务服务能力“大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