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2023年温州政务服务工作十大亮点 |
发布日期: 2024-02-06 17:57 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 温州市政务服务局 |
2023年,温州市政务服务局围绕市委市政府关于营商环境优化提升“一号改革工程”系列决策部署,以党建高质量发展为引领,以政务服务增值化改革和公共资源交易市场化配置工作为重点,全力打造标准规范、高效便捷、服务增值的政务服务环境,助力我市营商环境优化提升。 01 推动政务服务“政银合作”再升级 2023年3月,市政务服务局与温州银行签订政务服务“政银合作”协议,双方携手共建基层政务服务新模式,把温州银行打造成为智慧政务服务的重要延伸窗口。办事群众和企业到温州银行各网点不仅能办理金融业务,还可借助网点柜面、自助机、掌上银行办理社保、医保等上百项政务服务事项。近年来,我市积极推进政务服务“政银合作”,2022年率先与农商银行系统开展政务服务试点合作并在全市推广,完成了农商银行系统全市域网点100%覆盖。 02 24小时政务服务自助区全新亮相 2023年6月,温州市民中心24小时政务服务自助区在经过迭代升级后正式亮相。该自助区投放了“瓯e办”便民服务、综合办税、发票申请、身份证办理、自助拍照等多种自助办事终端,涵盖税务、不动产、医保、社保、公积金、交通、出入境、水电气等领域266项高频便民服务事项,满足群众24小时全天候办事需求,有效解决群众“上班时间没空办,下班时间没处办”的痛点问题。目前,全市各县(市、区)、功能区均已设立24小时政务服务自助区。 03 企业投资项目促产“一件事”2.0版发布 2023年7月,《温州市深化企业投资项目促产“一件事”改革实施办法》正式实施。该办法是对原企业投资项目促产“一件事”改革的深化升级,推动改革向项目投资建设全过程延伸,向非工业企业、改扩建、特殊建设等项目类型扩面,持续放大改革红利,打造项目开工审批、预验试产、竣工领证、高效融资等全闭环“一件事”集成服务。截至2023年12月,该项改革已累计惠及全市1072家企业,亿元产业项目409个。改革做法得到国务院办公厅督查室调研肯定。 04 市民中心获批省级现场教学示范点 2023年9月,市政务服务局以践行“两个窗口 两个满意”为主题,将温州市民中心打造成浙江省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现场教学示范点。该示范点采取重温总书记讲话“情景学”、感悟政务服务改革“沉浸学”、体验营商环境便利度“互动学”等方式,全面展现20年来“八八战略”温州实践成果及温州政务服务改革成果。截至2023年12月,已接待各级机关企事业单位192批次4600余人次,成为我市“循迹溯源学思想促践行”路线人气打卡点之一。 05 涉批中介服务“一类事”改革迭代升级 2023年,我市在总结“最多评一次”改革经验基础上,同步推动向涉企评估“一件事”改革集成,向涉批中介服务“一类事”迭代升级,形成了“一个机构统筹、一张清单瘦身、一网超市共享、一套流程规范、一个代码严管”的服务新模式,中介服务效率提升50%左右,中介服务费用下降30%以上,累计惠及全市3200余家企业,经验做法作为典型案例被国家发改委发布推广。 06 温州市企业综合服务中心揭牌启用 2023年11月,温州市企业综合服务中心正式挂牌启用。该中心共集中进驻16个市级部门的478个涉企审批事项,开设了20个VIP企业服务窗口,编制公开涉及商事服务、涉批中介等13大板块上百项增值服务事项清单,谋划推出了投资项目促产、外贸出口服务、公安护企等10个“一类事”场景,基本实现线下“一口子”受理、流转、督办、反馈服务模式,累计办件6300余件,并组织开展各类专场活动,惠及企业1000余家。 07 推行“交易,让中小微企业市场更友好”改革 2023年,我市在公共资源交易领域推行“交易,让中小微企业市场更友好”改革试点,围绕“两减、两增”,创新推出18项改革举措,鼓励中小微企业参与各类建设项目招投标和政府采购活动,并取得初步成效。截至2023年12月,市本级完成工程建设项目招投标127宗,其中中小微企业中标114宗,占比89.76%;政府采购项目4902宗,其中中小微企业中标4745宗,占比96.79%。 08 温州多地政务服务中心获评“省级示范” 2023年11月,省委改革办公布2023年度浙江省示范政务服务中心(便民服务中心)名单,市本级、平阳县、龙港市3家政务服务中心以及仰义街道等13家街镇便民服务中心上榜。其中,全省仅3家“设区市示范政务服务中心”入选,温州是其中之一。一直以来,温州深入推进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建设,加快构建“网办掌办为主、自助办为辅、帮代办补充、大厅办兜底”的政务服务体系,努力打造更便捷、更智能、更高效、更有温度的政务服务。 09 创新建立“公优廉一体化”监管机制 2023年,我市深入推进“公优廉一体化”监管机制实战应用,实现了对招标人、招标代理机构、投标人、监管人员、评标专家等五方主体的标前、标中、标后全闭环智慧监管,倾力打造“公平、择优、廉洁”招投标营商环境。截至2023年12月,全市共完成远程异地评标主场项目178个,技术标“暗标评审”项目68个。改革做法成功入选省营商环境“微改革”项目库,获得省、市领导批示肯定。 10 招投标突出问题专项整治成效显著 2023年以来,我市全面推进工程建设项目招投标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工作,全市累计发现有效问题线索221条,立案156件,线索排查数、立案数均居全省前列。2023年,我市平安考核招投标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成效突出,排名全省前列,并在全省工程建设项目招投标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动员部署会上作经验交流。 来源:市政务服务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