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001008003015044/2024-00033 | 组配分类 | 计划总结 |
发布机构 | 温州市政务服务局 | 成文日期 | 2024-07-23 |
今年上半年,围绕市委市政府关于“建设营商环境最优市 打造全省高质量发展第三极”和“强城行动”目标任务,我局以政务服务增值化改革为牵引,全力打造标准规范、高效便捷、服务增值的政务服务环境。
一、主要工作亮点
(一)持续优化政务服务,全面提升行政效能。一是高质量实施“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强化跨部门政策、业务、系统协同和数据共享,推进“高效办成一件事”落地见效。目前国定第一批10个“一件事”已上线应用,今年上半年我市联办事项总办件量达28.3689万件。在此基础上,创新推出系列具有温州辨识度的“一件事”改革。如,推动企业水电气网联合报装“一件事”省级改革试点,通过集中受理、并联审批、联合踏勘、联合验收等服务方式,实现一张表单、一套材料集成办理。二是高质量推进“一网通办”建设。围绕“一网通办”个别事项“不好用”等问题,定期向各县(市、区)一线窗口收集问题,梳理核对21项问题工单上报省数据局予以优化整改,不断推动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平台系统完善。推动“免证办”改革扩面提质,梳理公布132项事项的证明材料通过告知承诺、数据共享、网络核验和部门核查方式获取,进一步实现“减证便民”。截至6月底,我市依申请政务服务事项“一网通办”率达99.71%,全市线上实际办理率达86.3%,线下办件即办率达92.1%,承诺件提前办结率达86.49%,群众满意度达99.8%。三是多元化构建基层政务服务体系。深化与温州农商行、温州银行等金融机构“政银合作”,探索基层社区“政务服务超市”办理模式,分批推进高频领域事项“全市通办”,建设多元化服务供给渠道,加快推进政务服务贯通基层“最后一公里”。截至6月底,政务服务2.0平台已全面覆盖市、县、街镇政务服务中心和有条件的1869个村社便民服务站,813个小区建成“政务服务超市”,全市469个银行网点可办理政务服务事项达455项。
(二)坚持严管关爱并举,打造公平友好招投标市场环境。一是深化智慧监管机制建设。深化招投标“公优廉一体化”智慧监管机制实战应用,持续完善五方主体库,实现我市工程建设招标投标企业信息统一登记、统一管理、一库共享,全面推进电子化“暗标评审”、冒烟指数预警等智慧模块全方位应用,开展与纪委公权力大数据监督应用融合,进一步提升违法行为发现查处精准性。目前,我市招投标市场主体库共归集市场主体1万余家,涉及人员3万余人。今年上半年通过“冒烟指数”预警发现红色预警项目累计3537个标段,完成电子暗标评审42个。我市“公优廉一体化”监管机制改革经验获得省发改委、省纪委肯定,温州已被列入浙江省工程招投标智慧监管监督系统改革试点地区(全省仅三个),持续为全省招投标监管机制改革提供“温州智慧”。二是持续开展招投标领域专项整治。作为招投标专项整治牵头单位,充分发挥牵头抓总作用,根据国家发改委、省发改委工作部署,结合温州实际,第一时间下发专项整治工作方案,全面落实专项治理任务。截至6月底,累计向公安、纪委、执法部门移交有关线索127条,全市立案31件,涉及项目标的额18.6亿元,处罚金额877.39万元。公安刑事立案13件,检察院起诉案件43件,法院立案26件,判实刑24人,缓刑24人。三是推动“交易,让中小微企业市场更友好”改革实战应用。在去年改革试点经验基础上,以我市“中小微企业友好城市”创建为指引,全面推进18项具体举措实战实效。今年上半年,全市工程建设项目招投标593宗,其中中小微企业中标500宗,占比84.32%;全市政府采购授予中小企业合同份额69.79 亿元,中小企业占比93%;保函平台累计服务投标企业约7万家次,电子保函累计替代现金缴纳投标保证金163亿元。
(三)开展中介机构专项整治,规范提升中介服务市场秩序。一是深化涉批中介服务“一件事”。在总结提升改革成果的基础上,完善19类中介服务标准,编制汇集涉批中介机构各类《技术标准》及《审查要点》160余个,在各行业法律法规的基础上,探索形成具有温州特色的地方标准。完善“一个部门统筹、一张清单瘦身、一套流程规范、一网超市任选、一个代码严管”中介服务体系,固化“多评合一”“一评多用”“免评估”“区域评估”等举措,实现中介费用下浮约30%。二是开展中介机构规范整治。按照“非禁即入”的市场准入原则,允许具备资质的各类中介服务机构平等进入市场开展业务。结合《中介超市管理办法》,进一步规范“网上中介超市”,清理整改僵尸中介机构167家,对不遵守中介服务市场管理规定,有扰乱市场秩序等行为的中介机构进行严格管理。如对违反中介机构管理要求,无故弃标的浙江同信工程项目管理有限公司等2家企业纳入黑名单予以处理。三是健全中介机构监管机制。健全完善温州中介服务“三位一体”考评体系,将中介机构纳入“万人双评议”,强化督查监管,引导中介机构重视并提升服务质效。制定《万人双评议社会服务专项督查方案》,已对10家中介参评机构进行明察暗访,对查出的问题予以现场纠正,要求限期整改到位。
(四)建强做优企服中心,推动增值化改革提质扩面增效。一是着眼“三个整合”,做强“中台枢纽”功能。全省率先创新推动市级服务力量、服务资源、化解机制等三个整合,实现企服中心、首席专员的高效运行和统筹,服务资源、问题处置的统一集成、归口。截至6月底,市本级已整合11个为企服务资源,9个板块首席专员由审批处室负责人担任,协调开展23场涉企活动,发布18项惠企信息。二是着力“三个维度”,推动高效解决涉企问题。依托“帮企云·企业之家”平台,整合归集13个涉企问题的发现渠道,健全分类分层分级高效处置机制,全力化解企业具体问题。截至6月底,涉企问题线上化解3868条、现场解决18个、提级解决8个。依托企服中心专班工作小组,先后推动“低空飞行”、个体工商户等5个“一件事”改革,实现问题由“点”到“线”的“一件事”解决。围绕我市“5+5+N”产业体系,坚持试点先行、以点带面的改革原则,部署“市县联动、板块参与、集中攻坚、先行突破”鞋业产业链“一类事”攻坚行动,推进面上问题“一类事”解决,共同牵引撬动产业延链补链强链。如永嘉针对鞋业企业“厂中厂”消防安全整改,探索推行消防喷淋设备安装验收的分类分层简易程序,审批时限压缩70%,平均节约企业整改成本近3万元。三是着重“三大抓手”,提升涉企增值服务质效。迭代“企业码”智能服务场景、“政策计算器”智能辅助工具,推动增值服务线上线下深度融合。截至6月底,已上线2031项政策奖补项目、1686项免申即享项目,打造27个温州特色“企业码”应用场景。同时,创新开展“企业家开放日”“增值服务宣传月”“说说增值服务故事”等系列活动,展示改革成果、营造改革氛围,累计收集60个典型案例,其中6个案例纳入省委改革办典型案例库,13个案例在省委改革办《竞跑者》刊发。
二、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具体举措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把第一时间学深悟透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精心组织抓好专题学习,进一步增强党员干部做好政务服务工作的使命感、责任感。
(一)做到学深悟透,进一步增强做好政务服务工作的使命担当。一是原原本本学。把学习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作为必修课、常修课,坚持原原本本研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中央《决定》、全会《公报》,一条一条读、逐字逐句悟,深刻领会把握核心要义和精神实质,做到学有所得、学有所悟、学有所用,切实将全会精神入脑入心、学以致用。二是融会贯通学。把学习贯彻全会精神与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一系列重要论述结合起来,与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纪学习教育系列重要论述结合起来,与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浙江重要讲话精神结合起来,与习近平总书记寄语温州政务服务“两个窗口 两个满意”的殷殷嘱托结合起来,在全面学习、全面领会、全面贯通上下功夫、求实效,不断提高推进改革的能力和水平,努力营造勤廉并重、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和改革环境。三是丰富形式学。坚持个人自学和集中学习相结合,召开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会、研讨交流会、党支部“三会一课”,举办专题读书班、主题党日活动、青年理论学习小组等活动,分层分类开展学习,切实做到学得实、思得深、悟得透。
(二)做好宣传宣讲,进一步优化政务服务改革的社会氛围。一是深入基层宣讲。积极组织党员干部主动进企业、进园区、进社区,开展多种形式的学习、交流和宣讲活动,切实把全会精神讲清、讲准、讲透、讲实,推动基层党员干部群众不断深化对全会精神的理解和认识。二是用好宣传阵地。依托全市政务服务中心、企业综合服务中心以及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等平台资源,用好电子屏幕、宣传栏、自助服务终端以及微信公众号、门户网站等载体,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做好全会精神的宣传工作,凝聚改革共识,营造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浓厚社会氛围。三是讲好改革故事。结合当前温州政务服务重点改革工作,鼓励先行先试、集中攻关和创新示范,努力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改革典型经验和实战案例,持续开展“企业家开放日”“说说增值服务故事”等活动,展示改革成果、分享改革经验,为全省政务服务改革工作提供“温州经验”。
(三)做实对标对表,进一步推动政务服务改革落地见效。一是聚焦政务服务“三化”建设,全面提升服务效能。聚焦《决定》关于“促进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完善覆盖全国的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的目标任务,以政务服务增值化改革为牵引,建强做优企业综合服务中心,进一步深化“一网通办”建设,持续完善项目审批制度改革,落实落细国定、省定的“高效办成一件事”,全面提升政务服务效能。二是聚焦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打造公平友好市场环境。聚焦《决定》关于“建立健全统一规范、信息共享的招标投标和政府、事业单位、国有企业采购等公共资源交易平台体系,实现项目全流程公开管理”的部署要求,迭代完善市县一体公共资源交易“阳光e网”平台,强力推动招投标智慧监管机制建设,常态化推进招投标领域专项整治,营造公平友好的公共资源交易市场环境。三是聚焦服务体系完善,规范提升涉批中介服务。聚集《决定》关于“完善中介服务机构法规制度体系,促进中介服务机构诚实守信、依法履责”的工作要求,以渉批中介服务“一件事”改革为抓手,强力推进中介服务规范提升专项行动,健全完善涉批中介服务标准,持续优化“五个一”中介服务体系,全力提升我市涉批中介服务质效。四是聚焦企服中心建设,推动政务服务增值化改革提质扩面增效。紧盯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围绕营商环境优化提升“一号改革工程”,继续以打造形神兼备的企业综合服务中心“温州样板”为核心重点,进一步提升企业综合服务中心运行质量,纵深推进政务服务增值化改革,努力构建全链条、全天候、全过程的为企服务新生态。
三、下半年工作思路
下半年,温州市政务服务局将以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总指引,以政务服务增值化改革和公共资源交易整治提升为重点,进一步优化提升政务服务营商环境,为温州持续推动“八八战略”走深走实,建设营商环境最优市、打造全省高质量发展第三极贡献力量。
(一)全力打造企业综合服务中心“市域样板”。深入推进政务服务中心和企业综合服务中心有机融合、线上线下服务一体融合、三侧涉企服务资源全面融合,进一步增强涉企问题解决实效、政企良性互动实效、政策集成落地实效、新质生产力培育实效,以更多固化的制度成果为企业排忧解难,力争到12月底前,实现全市涉企问题高质效办结率90%以上,满意率95%以上。
(二)探索推进招投标监管机制建设。根据全省招投标监管体制机制改革行动要求,以浙江省工程招投标智慧监管监督系统温州试点改革工作为契机,继续深化“公优廉一体化”智慧监管机制、“交易,让中小微企业市场更友好”改革以及招投标领域专项整治,探索全链条全过程监管体制机制建设,为全省招投标智慧监管监督改革提供“温州方案”。
(三)强力推进涉批中介服务规范提升。贯彻落实全省行政审批中介服务规范提升专项行动工作要求,及时制定出台《温州市行政审批中介服务专项清理整治行动实施方案》,全面部署推进我市涉批中介整治提升专项行动,推动审批中介改革落地见效,着力破解深层次问题,补齐监管短板,持续推进中介服务市场环境规范提升。
(四)持续提升政务服务行政效能。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优化政务服务、推动“高效办成一件事”的决策部署,在加快推进第一批剩余重点事项落地见效的基础上,统筹做好新一批重点事项清单实施,分批推进高频服务事项在市本级和县一级实现“全市通办”。健全“好差评”等政务服务评估评价机制,以企业群众满意度为基准,持续优化政务服务提升行政效能。
(五)加快锻造高素质政务服务队伍。建立健全专业化培训机制,实施多元化培训机制和实操训练,进一步提高综合窗口政务服务能力。结合“破梗阻·优服务”专项行动,全面推进作风建设,重点加强审批窗口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四风”问题的监督整治,增强公共资源交易干部队伍的法治意识、廉洁意识和保密意识,涵养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和勤廉并重的改革氛围。
(六)高质量完成两大重点考核指标。高质量推进“一网通办”建设,确保全市依申请政务服务事项“一网通办”率95%以上。紧盯营商环境“无感监测”不放松,做好市、县两级“无感监测”工作,确保2024年全市营商环境“无感监测”招标投标指标被评为全省标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