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跑者】推进重大项目建设要素保障机制改革,看看瓯海的创新做法 |
发布日期: 2025-03-31 16:36 访问次数: 信息来源: 浙里改 |
导读 2025年,省委部署实施推进重大项目建设要素保障机制改革,明确保障重大项目要素需求(涉文评、涉军、涉国家公园规划、涉用海、涉国铁、涉用能、涉用地、涉债务空间等8方面重点)、健全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等重点举措。本期聚焦重大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服务,选摘地方典型经验做法供学习参考。今天我们来看: 温州市瓯海区创新全生命周期管理模式 助推工程项目高效落地 温州市瓯海区聚焦工程项目审批手续多、验收周期长、投产成本高等痛点难点,围绕项目“开工、申报、纳统、建设、竣工”等环节,创新推出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模式,为企业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目前,已助力35个项目提前完成竣工验收,涉及项目总投资55.4亿元。 1.流程重塑,助力项目快速落地 一是提前审查“促开工”。对照全区工程项目挂牌出让计划,由相关涉批部门提前介入,开展总平与方案审查等工作,同步办理项目备案、规划许可、施工许可等审批手续,近一年提前完成14个重大项目审查,平均缩减项目报批时间近3个月。二是改革创新“促投产”。在主体结构验收阶段,推行“分层、分栋验收”模式;在预验收阶段;推行“预验即试产”模式;在联合验收阶段,试行辅件“容缺验收”模式。截至目前,已完成预验即试产项目26个,验收投产时间提升30%以上。三是数字赋能“促办证”。依托“不动产智治”平台,打造“竣工即发证”子场景,全量归集用地复核、房产测绘成果、竣工验收备案等数据,企业在申请办理竣工验收备案的同时,即可在线发起新建工业项目首次房屋登记申请,1个工作日内办结不动产权证。 2.组团联动,合力提升服务效能 一是创新“串门式”项目管控。通过跨区项目比对、座谈、案例工程量核对等方式,制定出台《关于实施瓯海区政府投资项目概算控制指标的通知》,严格有效落实相关管理标准。今年以来,已为12个政府投资项目节省概算投资约3600万元,为4个变更项目节省工程造价265.72万元。二是提供“保姆式”代办服务。创新推出“项目管家”机制,针对不同企业的个性验收问题,以“梳理工程进度、倒排竣工节点、化解验收问题”三步走量身定制竣工计划,协助企业破解验收难点。目前,已助推东才鞋业、宝通机械等31个工业项目提前竣工。三是集成“清单式”增值服务。依托市级“帮企云”平台,归集各涉企服务平台资源,动态更新项目审批、中介服务等领域服务事项,深化“1+1+N”全链条增值服务机制,为企业提供各类公共延伸服务。目前,已整合服务事项33项,办理事项540余次。 3.重点突破,全力攻坚项目堵点 一是简化环节,一般问题高效受理。依托企服中心项目服务专窗,按照“135”机制,前端收集问题,后端分类交办,行业主管部门限时办理,由窗口统一向企业反馈解决情况,做到问题“一口子解决”。目前,已收集工程项目问题122个,用地用能问题20个,化解率达100%。二是打破壁垒,重大问题专班协调。建立区重大项目“1+1+3+N”审批协调例会制度,成立重大项目攻坚专班,实行“一周一报、实时协调”机制,助力重大问题协调化解。如,已协助温州瑞豪汽摩配件有限公司等15个建设工程项目解决审批过程中遇到的用地问题。三是集中资源,疑难问题领导共商。依托“两个健康”直通车政企对接机制,搭建“政企恳谈会”“领导服务日”等沟通交流平台,由区领导会同部门和属地现场商讨解决方案,切实增强疑难问题解决实效。改革以来,已解决浙江电力变压器有限公司厂房补办等32个疑难问题。 来源:浙里改 |